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是哪怕艰辛、纵使困顿,还依旧坚持着的最本真的热爱。从高考填报志愿到自主创业,他始终坚定选择核领域,扎根核安全事业,与团队一起度过一道道坎,最终成长为行业新秀,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他就是兰州大学2007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友李源。
学习核物理,是自己的选择
“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提出来想要学习核技术专业。”李源回忆道。高考结束后是学子们探索人生的开始,志愿填报中的目标院校成为个人未来发展的底色,对于莘莘学子们来说,大学是通往理想道路的阶梯。李源出生于陕西宝鸡,相邻的甘肃省会兰州离家并不算远,加之“当时核专业里兰大也是老牌名校”,因此前往兰州大学就读核物理专业成为他高考志愿的第一选择。此外,父亲的经历也影响着他的选择。
从小时候开始,曾身为“二炮”工程兵的父亲就是李源的“第一偶像”,父辈将青春奉献给国防事业的无私精神,影响和支撑着李源。同样,父亲对李源也有殷殷期盼,“我希望我儿子就是国家的一块筑石。”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李源踏上了向西行进的列车,开启在兰州大学的7年学习生活。
山色横侵遮不住,明月千里好读书。大学生活是丰富且充实的,李源在榆中结识了很多悉心教诲的老师和并肩前进的好友。同窗情谊是无形的纽带,天南海北的大家志同道合,一起创办了现在的公司,直到现在公司里已有10余位兰大校友。时至今日,李源仍旧对很多师生情的细节念念不忘:曾经在核学院讲授《原子物理学》课程、现任兰州大学副校长的陈熙萌老师对他的孜孜教诲;时任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的李汝平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打球的快乐时光......
专业学习较为枯燥,核学专业“有些课程也比较难”,练习双截棍成为他放松的方式,“每天就跟着他们打棍子。”步入大学生活的李源还参与了多项学生工作,校学生会文娱部、新闻中心、院学生会常委......这些经历培养了他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参加各类学生组织认识了很多人,所累积的经验也为李源后来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一次把事情做好
谈及创业的契机,李源表示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研究生阶段,他跟着课题组老师共同完成一项关于辐射监测的横向项目,“当时就发现辐射监测很有意思。”在了解到辐射监测行业还存在空白,且有一定市场需求后,李源又征求了相关专业老师们的建议,最终做出了自主创业的决定。
在最初的设想中,李源计划涉及辐射监测、仪表和辐照中心三个方面,在经历过市场竞争和行业环境的动荡后,他的理想一步步得以实现。怀揣梦想的李源在开始创业后逐渐意识到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在创业态势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加之核领域自身的专业壁垒,他感慨“整个创业过程是比较艰辛的”。
李源将创业破壁主要分成了3个生命周期:第一年的关键在于公司所选择的商业模式;第三年在于发展路径;第五年则在于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
“五年以上的企业就算是度过生死期了”,李源表示。秦洲公司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也经历过这三个“生死关头”。公司成立三年后,遇到企业管理方面的困难,他回忆道,“大家是咬着牙把一些存在问题的地方做了及时的调整。”在这一年,秦洲公司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企业创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母校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和信心。”李源感慨道。兰州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核技术专业的高校之一,多年来为核领域输送了大量人才。在得知李源正处于困顿之际,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校友为李源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学校也为他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因此他一直强调“对母校应该怀有感恩之心”。近几年,秦洲公司与兰州大学达成了校企共建的多项合作,仅2023年就达成“核科普宣教与培训中心”、“核安全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两项战略合作,与学校携手共同推进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研发、科普宣教,此外,还为兰大学子提供了实习机会,为母校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一次把事情做好”是李源对企业提出的严要求,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高标准。核安全是核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核技术应用的每个环节要确保“零风险”。随着核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医疗、食品、安检、环保和能源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从事核专业的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认真、严谨对待每一个工作环节。
这句口号也成为李源人生价值观的折射,贯穿在他的生活中。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生活习惯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也去除掉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做事还是要认真些。”李源如此认为,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收获满意的结果。截至目前,李源个人拥有6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此期间带领团队研发了QZ20-S区域辐射监测主机、QZ42-3602G枪式X、γ剂量率仪(能谱)等几十种辐射监测设备并投入生产。
热爱可抵万难,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在李源看来,工作并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从校园到社会,走出“象牙塔”的学子们在时代的洪流中需要一个锚点,从而在广阔天地中体现出自我价值,因此,“不要把工作当成一个差事”,李源表示,“积极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个人也会收获快乐和成就感。”
对于师弟师妹们提出的工作缺乏认同感和价值感的问题,李源建议在就业前首先要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个人特长、兴趣方向和行业发展等方面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走上工作岗位。此外,他感慨“要真正把工作当成自己人生的事业”,内在驱动力才是源源不断的积极生活的永久燃料。
对于在校的学弟学妹如何明确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道路,李源从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回答。相对于本科阶段的自主探索,攻读研究生期间他有了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接触到了更多行业资源,实习实践成为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当下行业发展中的最佳途径。李源还喜欢和老师们交流,在一次次的探讨请教中能够不断修正自己所设想的框架。积极参与各种课题研讨能够连接学习理论和行业实际,从而更加明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够及时查漏补缺,并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创业是走他人尚未走过的路,伴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意味着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也意味着创业需要个人承担试错成本,也因此有人面对选择时会踌躇不前。李源认为作为年轻人,适当的压力也是拼搏的动力,面对挑战倒逼自己一把也能够迎来成长,他鼓励大家,“跌倒了还能再爬起来”。但同时,李源也建议在做选择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和现实情况,“不能一口想吃成胖子,馍要一口口吃”。
他鼓励年轻人要投资自己,不论在哪个行业、不管做什么方向,持续提升自我价值才能够不断成长。在李源眼中,热爱才能更好地工作,也能快乐生活,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成为他努力拼搏,在专业领域不断耕耘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李源认为应该勇于肩负时代重任:“90后正在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生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有新时代的责任感,要比上一代人更敢闯更敢拼!”
核技术应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有可为,对此李源表示自己“时刻准备迎接挑战!”
他依旧坚定地走在自己曾经选择并深深热爱的道路上。
校友简介
李源,兰州大学2007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友,创立陕西秦洲核与辐射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同时,李源担任陕西省核学会理事、陕西省核与辐射应急救援队专家、陕西省辐射协会副秘书长、兰州大学校友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企业授课专家等职务。荣获共青团西安市委颁布的“新锐型青年企业家”称号、成功入选由雁塔区委组织部公布的2021年“西安英才计划”青年人才名录,并被中陕核工业集团评为2020-2021年度“劳动模范”。
陕西秦洲核与辐射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2019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中陕核工业集团(中陕核核盛科技有限公司)权属子公司。目前分别在北京、深圳、福建、西南、西北设立5个核产业研发应用中心,已搭建核仪器仪表与装备制造、核与辐射安全技术支持与服务、“核+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核科普文教四大业务体系,形成了完备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及产品体系。 先后通过ISO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认证。拥有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辐射安全许可证等多项专业资质,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连续6年成功入库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陕西省2023年第四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获批2023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立项,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瞪羚企业。
文章来源于兰州大学校友会